腎臟,猶如我們身體的過濾器,負責清除身體因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廢物,平衡及調整體內的水份,鹽分及血壓,一但腎功能受阻甚至衰退,血液中的含氮代謝物和毒素便會積聚體內,輕則可用藥物治療,重則需要換腎保命。眾所周知,飲用足夠水份和少吃高鹽份食物都是保護腎臟的一大法則,然而資深營養師指出不少看形象健康的食物都有傷腎的危機!認識腎臟,一切從飲食開始。
秋冬高鈉食物多
秋風起,煲仔臘味緊接出爐,而資深營養師黃榮俊(John)表示這些高鈉質食物是腎病患者大忌,「冬天大眾都愛吃煲仔飯,而普遍的選擇都不外乎是臘味、咸魚等,加上調味的豉油,常吃者會易吸收過量的鈉質,由於高鈉質的食物都帶有重鹽份,容易令血鈉過高引發高血壓,有損腎臟機能。」吸取過多的鹽份會使水份積聚體內,情況持續會令血壓上升,由於身體的血液要經腎臟過濾,間接增加腎臟負荷,有機會誘發慢性腎炎。
蛋白食物要選擇
肝臟與腎臟堪稱分解體內毒素的兩大器官,如果其中之一功能受損,便直接加重另一器官的負荷,John表示這情況會發生在攝取蛋白質上。「肝臟在分解蛋白質的過程裡會產生尿素,並需要經腎臟過濾後透過小便排走,如果腎功能減弱,持續進食高蛋白質食物會使體內的尿素積聚,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然而,蛋白質是身體所需的重要物質之一,限制蛋白吸收是護腎的正確方向,「蛋白質共分兩種:高生理蛋白泛指普遍的肉類,而低生理蛋白主要為植物性的食物如豆製品,基本上身體對低生理蛋白的吸收率較差,腎病患者可從植物性入手補充所需的1/3的蛋白質。」
「健康」食物未必適合腎病者
食得清淡,應該是大眾對各種病症患者的飲食宗旨,不過經營養師John羅列損害腎功能的食物後,卻發覺當中有不少是大家眼中的健康食物,「保護腎臟最重要是減少吸收三種物質:鈉、磷、鉀,當中豆腐、豆乾、芝麻、肉類皆屬高磷食品;而菇類、香蕉、菠菜、薯仔、西芹、西柚等都是高鉀質的食品,患者需按情況調節飲食,避免加重腎臟負擔。」相反,John建議大家可多吃含豐富奧米加3的三文魚和飲用含有茶多酚的綠茶,有助保護腎臟的細胞膜,避免患上炎症及有效預防腎結石。
五大傷腎飲食種類
-醃肉
-午餐肉
-豆豉鯪魚
-煙肉/火腿
-燒味
-咸蛋
-梅菜
-炸菜
-雪菜
-話梅
-加應子
-檸檬乾
-花生醬
-蝦醬
-腐乳
早餐
牛奶麥皮一碗
雞蛋一隻
午餐
白飯一碗
蒜香白菜仔炒肉絲一碗
橙一個
下午餐
麥包一個
清水一杯
晚餐
粟米肉餅半碗
清炒菜心一碗
白飯一碗
雪梨一個
資料提供:資深營養師黃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