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上午6:14
【明報專訊】香港每年有近2000人因心肌梗塞死亡,而俗稱三高的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患者出現心肌梗塞的風險較常人高出數倍;關注心臟健康組織「心臟健康列車」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不知自己已是三高一族,而20至30歲一群亦有35%人有三高而不自知。心臟健康列車召集人陳藝賢醫生強調心肌梗塞的年輕化已趨近歐美,令人憂慮。
「心臟健康列車」是由多個病人組織發起的心臟健康公眾教育計劃,計劃於本年8月13日至8月21日期間到本港各區為近千(994)名市民進行身體普查,其中334為男性,平均年齡48歲。普查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問卷調查包括個人資料、病歷、吸煙、運動及飲食習慣,另一部分為身體檢查包括量度血糖、血脂及血壓等。
九成人有一項高危因素
陳藝賢醫生指出,接受普查的市民當中有72%為在職人士,有81%表面看似健康,即沒有確診冠心病、血脂失常、糖尿病或高血壓之高危因素;但研究結果顯示,92%接受普查市民,有至少一項可致心肌梗塞的高危因素,當中更有37%市民有兩項高危因素,佔所有人數的最多,主要原因為缺乏運動及血脂失調(見表)。
另外,為市民評估血糖、血脂及血壓的調查發現,53%接受普查的市民確診患有血糖高、血脂高或血壓高至少一項而不自知;46%為血脂失調,15%為高血壓,6%為糖尿病,在20至30歲組別亦有35%人有三高而不自知。
20至30歲 三成半三高
陳醫生強調,「三高人士」較健康人士患心肌梗塞的風險高出幾倍,另根據外國研究,有三成患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接受治療一個月內會失救,出院後亦有猝死及心臟衰竭的風險。陳認為「香港人工作比較忙,工時比較長,所以令運動時間較少」,亦與工作壓力及飲食習慣有關。
陳建議,小學應加強運動課,推廣終生運動。僱主可以舉辦僱員運動興趣小組、資助健康飲食及津貼身體檢查。政府可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