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隔夜餸,阿媽話:「食得唔好嘥。」但大廚皺晒眉:「免得過都唔好啦。」江湖傳聞舊菜翻叮會致癌、男人食隔夜蛋會睾丸發大,危機四伏!作為帶飯返工的蟻民,隔夜餸避無可避。但翻啅也有高低手之分,避開稀汁,嚴選越叮越入味的菜式,啅得健康,也足夠令隔籬同事羨慕。
怪師傅:避得就避
向怪師傅討教「翻啅」怪招,他面有難色:「過年過節無得避免先要善後喎……」麥太的火雞由聖誕食到農曆新年再復活,麥兜都頂唔順。「剩菜增值基本法」不外乎化整為零,菜、肉切碎變炒飯,至為經典!怪師傅額外提供「整色整水」和「越煮越腍」兩招。「剩菜可以加彩椒略炒,色彩豐富望見都開胃一點。」肉類隔夜再煮難免嚡口,便索性把它煮腍:「蒸排骨可加入苦瓜再燜、魚塊加豉汁薑葱再蒸。」對帶飯的上班族而言,適合做便當的菜式不外乎蒸肉餅、越煮越入味的豬手牛腩等,乾爽的臘味、雞翼也是點睛之選。但魚類隔夜會腥,菜會發黃,都不宜翻啅。「帶飯的話,朝早才淥菜啦。」另一大忌是把新舊食材共冶一爐,越煮越大碟:「不停食剩結果都是浪費。」
徐蒝:西式煮法較合適
美食狂熱分子徐蒝則對剩菜不離不棄:「隔夜餸當然不會賣畀人,但自己食都好好味。」煮完再煮難免 over cooked,為縮短烹煮時間,她建議先用熱水把食物坐熱,去除雪味之餘也有助保持質感。「白切雞、燒肉之類可以變一品鍋,爆香洋葱,加上湯、豆卜枝竹一齊燜……」中菜講求快炒,難以翻啅,變身西菜不失為出路:「凍蟹、白灼蝦其實仲有好多鮮味,起鍋炒一炒,取其香味。變身西班牙炒飯、番茄底的海鮮鍋都可以,煮好飯或汁再加入海鮮。」貝殼類則屬「無得救」之列。亦可用「混醬法」為剩菜化妝:「豉油+芥末、辣椒醬+泰式雞醬,都是上佳組合。」
翻啅一族
肥膩最高危
係人都知食物越新鮮越有營,水溶性的維他命 B和 C會在烹煮的過程中流失,隔了夜更是買少見少。但更大的問題是油份不斷翻熱會產生氧化物,更是致癌物質!資深營養師黃榮俊表示,不穩定的游離脂肪酸會有膉味:「餸菜炒完又炒,跟吃萬年油差不多。」所以煎炸食物不宜翻啅。「可以留到第二日帶飯的,都是燜煮類的,但油膩的一樣有問題。」帶飯以蒸餸為佳,翻蒸翻叮又好過翻炒翻炸。另一方面,綠色蔬菜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煮熟後放置太久,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會致癌!「亞硝酸鹽其實類似罐頭的防腐劑,腸胃本身不能分解。」若必須留隔夜,瓜類和根莖類的蔬菜會較合適。隔夜餸本身並無問題,但要小心儲存:「細菌在 4至 60幾度生長得最快,若放熱食入雪櫃令溫度暫時下降,就好易出事。」
叮無可叮
男人咪食隔夜蛋?
老人家常說「男人食隔夜蛋會令睾丸脹大」,當真是「以營補營」?中醫師彭明慧指這並無根據:「蛋類不宜隔夜,是因為水份和蛋白質豐富,易令細菌滋生。」豆腐、海鮮不宜隔夜也是同樣道理。茶葉蛋、薑醋蛋都是越浸越入味,食唔食,自己諗。
資料提供:資深營養師黃榮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01123&sec_id=12187376&art_id=146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