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固體食物幾時Ready?
寶寶大個仔大個女,除了繼續在母乳或奶粉攝取營養,還要逐漸將固體食物加入飲食習慣中,吸收更豐富的營養迎合身體所需,可是為寶寶引進固體食物,甚麼才是最好時機呢?
飲奶不夠補充熱量
隨著寶寶不斷成長,活動量增加及配合身體發育,單靠母乳或初生嬰兒奶粉已經不足以應付他們的營養所需,尤其是餵哺母乳的媽咪,母乳在寶寶出世初期,脂肪量濃度較高,但隨著寶寶逐漸成長,母乳能提供的熱量對寶寶會漸漸不敷應用,而且鐵質幾近耗盡,飲用配方奶粉的寶寶也一樣,到了4個月至6個月,食量會日漸增加,奶不再是主要食糧了!
4-6個月好時機
雖然每個寶寶的飲食喜好和需要也不同,引進固體食物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但是以一般嬰幼兒的成長需要來說,在他們4-6個月大期間,體重約6-7kg的時候,便可嘗試進食固體食物。固體食物除了能夠讓寶寶攝取更豐富營養配合能量需要提升外,更能給予寶寶新鮮的飲食體驗,逐漸品嚐更多種類的美味食物,此外,引進固體食物的好處還包括:
1.練習吞嚥反射
2.有助牙齒發育
3.有助消化系統的發育
4.促進口腔肌肉的運動
寶寶用行動告訴媽咪:「我要吃固體食物了!」
媽咪如何知道寶寶ready進食固體食物呢?其實媽咪可從寶寶的舌頭反射了解到寶寶是否準備就緒!媽咪可以嘗試將湯匙放在寶寶唇邊,而寶寶不會做出用舌頭向外推的反射動作的話,寶寶就是告訴媽咪stand by吃固體食物了!同時,媽咪亦可觀察到寶寶變得比較關心大人吃東西時嘴形,例如常常專注看著進食中的爹地媽咪,而且邊看還會邊吞口水,這代表寶寶希望加入吃一份兒呢!此外,當寶寶有需要轉食固體食物時,媽咪會觀察到寶寶的食量增加,例如當寶寶吃完一餐奶不久,便很快哭鬧起來扭肚餓,這時候寶寶就可開始進食固體食物了!
引進固體食物Step By Step
先吃甚麼?
米糊開始,將浸了2-3小時的白米放入攪拌機內攪碎,再用水煮成米糊仔。
幾時吃?
進食程序:兩餐奶之間試吃米糊。
吃多少?
先試1/4-1/2匙。
寶寶不吃怎麼?
寶寶如拒絕不吃,媽咪不應勉強,建議幾天後再試。
注意事項:
-引進固體食物要開始喝水。
-除了開水是必須喝之外,新鮮果汁,如蘋果、橙汁等也可給寶寶試試飲。
初為寶寶引進固體食物
米糊最佳之選
寶寶初初接觸固體食物時,應吃一些半固體及不易產生敏感的食物,米糊是最好的推介,含有豐富澱粉質,而且容易吸收,在寶寶體內轉化成熱量及脂肪,澱粉質是寶寶力量的來源。給寶寶初次品嚐米糊時,應配合餵奶前後一同進食,例如吃過奶後,給他們品嚐半茶匙米糊開始,然後每天續漸增加份量,米糊的質感亦要由稀爛開始,讓寶寶慢慢適應固體食物,繼而逐漸將米糊完全成為正餐。
每次只嚐一種新食物
當寶寶習慣了吃米糊後,隨後可在寶寶的餐單中逐小順序加入1.蔬菜、2.水果、3.肉、4.魚;媽咪要切記,寶寶每次只可以試食一種新食物,而且要適應了一種食物才可以加入其他食物,份量亦是由小量遞增,如出現食物敏感就是立即停止進食有關食物,例如進食某種食物後出紅疹或腸胃不適。大部份寶寶到了12-18個月時,已經能夠進食全固體食物,但媽咪當然還要留意將食物剪成細段,預防他們哽喉,亦應從小教導寶寶將食物多咀嚼才吞下,以及培養寶寶早晚飲奶的好習慣呢!攝取足夠鈣質有助牙齒及骨骼成長。
4-6個月
DO
1.若是過敏體質,6個月後才開始吃固體食物。
2.可以吃蛋黃及米槳 (1:5);1-2星期後,加入南瓜或白菜;再3-4天後再加入薯仔或豌豆,接著可加入雞肉及魚肉增加鐵質吸收。
3.進食含高鐵質的食物,如每天1至2茶匙(南瓜/芋頭/椰菜花/西蘭花)。
DON'T
1.6個月以上才吃菠菜及紅蘿蔔, 因為含氮會引起貧血。
2.避免進食水果, 因含過敏成份, bb的腸胃未成熟。
3.不可吃麵包, 因容易黏住bb上顎, 阻塞氣管而引起窒息。
4.6個月後才可吃乳酪, 甜味太重, 容易蛀牙, 影響味覺。
7-8個月
DO
1.可開始飲蘋果, 梨, 桃子汁,以1:1 開水逐少飲用。
2.麵包要烤略為焦, 用手撕開, 一點一點非常少量地餵。
DON'T
1.芝士, 薯片等高鹽高油的食物要過了8個月後開始才吃,薯片應少吃為妙。
2.不可飲用紅茶及綠茶, 因含有咖啡因。
9-11個月
DO
1.可以開始吃豆腐, 若身體過敏, 1歲後才開始吃。
2.進食含高鋅質食物,以提高免疫系統功能,每天2 至4匙 (蕃薯/木瓜/長青豆/椰菜/蜜桃/青豆/薯仔)。
3.可以開始吃豬肉。
4.可開始吃橙及士多啤梨蓉。
DON'T
1.1歲前避免飲用鮮奶, 減少過敏。
2.1歲前避免吃魚乾及魚鬆等過鹹及容易過敏的食物。
12-18個月
DO
1.可以開始飲用鮮奶。
2.可吃蛋白。
3.多進食含高鋅質食物,每天4至10茶匙(南瓜/豆腐/蘆筍/酸乳酪/蛋黃/牛油果/羊奶)。
4.進食多維他命B和鈣質食物 (海帶/紅菜頭/綠色蔬菜/豆類/茄子/雞肉/魚肉)。
DON'T
1.烹調幼兒食物應避免用鹽、醬、糖調味。
2.不應多吃奶油及食用油, 因為母乳及奶品中已含有豐富的脂肪, 不然bb長大後便愛吃油膩食物。
19-24個月
DO
1.可吃朱古力、粟米、 雞翼、 蚵、 蚌。
2.可進食高蛋白質食物 (雞蛋/合桃/腰果/雞肉/菠蘿/火雞肉/牛肉/牛奶)。
DON'T
1.3歲後才吃堅果, 杏仁, 花生, 松子,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出現過敏。
2.太硬及大塊食物有機會令寶寶不慎哽在喉嚨,引起吞嚥困難而造成危險。
BB食譜
4-6個月
米薯仔粥
材料
生米 10克
薯仔 10克
水100毫升
做法
1.將米洗淨, 用清水浸泡約1小時。
2.薯仔連皮洗淨, 將芽部份去掉, 蒸熟, 將皮剝去壓碎。
3.加入1.做法的米和水開始煮, 煮沸時將火關小, 再煮。
4.將2.做法壓碎的薯仔加入3.做法的粥中, 再煮沸1分鐘即成。
營養分析
薯仔及米含有豐富的澱粉質及維他命B 雜, 提供每日需要的能量來源及有助神經系統的發育。
豌豆薯仔湯
材料
豌豆 2大匙
薯仔 1/3個
水 200毫升
做法
1.將薯仔及豌豆煮熟後壓碎。
2.將1.的材料加入鍋中, 加水用大火煮沸。
3.煮沸後轉小火。
4.小火煮至濃稠。
5.將4的湯過濾, 取出蔬菜。
6.將蔬菜壓碎, 放入湯內再滾一次即成。
營養分析
薯仔含豐富的澱粉質為寶寶提供能量, 豌豆提供蛋白質及維他命, 幫助寶寶的肌肉及骨骼成長
南瓜湯
材料
南瓜 50g
水 100克
奶粉 1大匙
做法
1.將南瓜去皮除去纖維絲切碎。
2.將南瓜放入鍋中, 倒入水, 用大火煮滾。
3.一開始滾起即轉為小火, 再煮滾。
4.取出南瓜壓碎, 做成南瓜糊。
5.南瓜糊再次放入鍋中, 用小火煮1分鐘, 加入奶粉再煮1分鐘即成。
營養分析: 南爪含豐富的澱粉質及乙型胡蘿蔔素, 有助寶寶身體發育, 視力, 皮膚及牙齒的健康成長。
7-8個月
白魚肉菠菜粥
材料
米 20克
菠菜 10克
魚肉 10克
水 15毫升
奶粉 1大匙
做法
1.將米浸1小時後用攪拌機打碎備用, 將菠菜洗淨切碎。
2.將洗淨的魚肉放入滾水中煮熟, 將魚肉撕碎。
3.鍋中放入適量的水, 菠菜, 魚肉用水煮滾。
4.將磨碎的米放進做法3中, 用大火煮滾。
5.粥一滾轉為小火, 將奶粉放入再煮2分鐘即可。
營養分析
米粥提供豐富澱粉, 為寶寶提供熱量, 菠菜含豐富纖維素, 維他命B雜及葉酸, 有助神經系統的發展; 魚肉含豐富的蛋白質及鐵質, 幫助寶寶肌肉及骨骼的發展,亦有助紅血球製造, 增強抵抗力。
西蘭花粥
材料
米 20克
魚肉 3克
西蘭花 10克
紅蘿蔔 10克
海帶湯 150毫升
做法
1.將米浸1小時後用攪拌機打碎備用, 將西蘭花灼熟放涼後切碎。
2.將洗淨的魚肉放入滾水中煮熟, 將魚肉撕碎。
3.將紅蘿蔔去皮切碎。
4.鍋中放入做法1的米及海帶湯, 開大火煮滾。
5.煮滾後轉中火, 將紅蘿蔔, 魚肉, 西蘭花順序放入煮滾。
6.煮滾後轉為小火再煮5分鐘即成。
營養分析
魚肉提供豐富的蛋白質, 有助肌肉發展; 紅蘿蔔含豐富的胡蘿蔔素, 有助視力及皮膚的健康; 西蘭花含豐富的鐵質及葉酸, 對寶寶的神經系統健康是很重要; 海帶提供豐富的碘及纖維, 有助腸道健康及正常的新陳代謝。
蔬菜肉粥
材料
米 20克
牛肉 50克
紅蘿蔔 30克
菠菜 20克
水 200毫升
做法
1.將米浸1小時後用攪拌機打碎備用。
2.將牛肉滾熟切碎。
3.將紅蘿蔔及菠菜灼熟放涼後切碎。
4.將米放入鍋中, 加入清水, 用大火煮滾。
5.粥煮滾後轉小火, 放入切好的紅蘿蔔, 菠菜, 牛肉, 再煮滾即成。
營養分析
牛肉提供豐富的鐵質及蛋白質, 有助骨骼及肌肉的發展; 紅蘿蔔提供豐富的纖維及胡蘿蔔素, 菠菜含豐富的維他命C 及葉酸。
寶寶飲食時間表
4-6個月
7:00 起床
8:00 母乳 / 奶粉(1/4 - 2大匙)
10:00 糊仔
12:00 母乳 / 奶粉
14:00 母乳 / 奶粉
15:00 糊仔(1/4 - 2大匙)
18:00 母乳 / 奶粉
21:00 母乳 / 奶粉
22:00 就寢
7-8個月
7:00 起床
8:00 母乳 / 奶粉
10:00 糊仔(50cc-120cc)
12:00 母乳 / 奶粉
14:00 糊仔(50cc-120cc)
15:00 母乳 / 奶粉
18:00 糊仔(50cc-120cc)
21:00 母乳 / 奶粉
22:00 就寢
9-11個月
7:00 起床
8:00 固體食物+母乳 / 奶粉
12:00 固體食物
14:00 固體食物+母乳 / 奶粉
15:00 固體食物
18:00 固體食物
21:00 母乳 / 奶粉
22:00 就寢
12-18個月
7:00 起床
8:00 固體食物
10:00 奶粉
12:00 固體食物
14:00 固體食物
15:00 固體食物
18:00 固體食物
22:00 奶粉
22:00 就寢
19-24個月
7:00 起床
8:00 固體食物
10:00 奶粉
12:00 固體食物
14:00 固體食物
15:00 固體食物
18:00 固體食物
22:00 奶粉
22:00 就寢
Q & A
7-8個月
Q:囡囡很喜歡吃魚肉粥仔,請問如何揀「靚魚」和煲魚粥時要甚麼要注意呢?
A:煲魚肉粥仔應選用細條魚類的魚腩,因為魚腩的骨比較少,最多骨就是魚尾位置,是不適宜用來給寶寶煲魚粥的;揀選時要留意魚身色澤光亮及魚眼不會混濁,這就代表新鮮;煲魚肉粥仔必須先小心拆去魚骨,再將攪拌魚肉前徹底攪碎,這樣寶寶就不怕哽骨了。
Q:仔仔現在有兩顆牙仔,吃完東西需要刷牙仔嗎?
A:媽咪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前,就應該每餐進食後用紗布幫他們輕抹口腔;出了牙仔就更加需要注重口腔衛生,早上和睡前也應該用為嬰兒而設的牙刷手指套清潔牙仔,並避免一邊睡覺一邊飲奶,時刻保持口腔清潔,以免食物長時間停留在口腔內,便會容易引致蛀牙。
Q:除了飲水和飲奶,寶寶應該額外飲用其他嗎?
A;其實對7-8個月的嬰幼兒來說,除了飲奶及水外,並不需額外喝其他雜飲;但是如果媽咪想給寶寶飲點果汁,當然最好是在家自己用新鮮水果榨果汁,例如將西柚及蘋果榨成果汁,含豐富的為他命C,對增強寶寶抵抗力有幫助;如購買果汁,記得要留意成份標籤,選擇不含糖份的純果汁。
Q:寶寶現在8個月了,我可以在他的食物中加入食鹽嗎?
基本上幼兒的飲食並非一定要落調味料,當然食物加入調味料,味道會可口很多;如果寶寶開始吃粥仔,加入少量鹽調味是未嘗不可,新鮮的魚肉, 豬肉及雞肉亦含少量的天然鹽分; 可是還是建議媽咪於粥仔中加入南瓜或紅蘿蔔等蔬果,, 其天然的甜味比起食鹽好味和健康得多!
9-11個月
Q:給仔仔飲紅蘿蔔汁會不會令他們出現面黃?
A:紅蘿蔔是富有豐富乙型胡蘿蔔素的有「營」蔬果,但有些媽咪擔心寶寶食用後會出現面黃問題,其實當身體的維他命A儲存不足時, 乙型胡蘿蔔素會轉化成維他命A, 因此經常食用這些橙色的植物性食物(如紅蘿蔔、木瓜等)後,才會出現面黃問題,只要暫停食用便會回復正常;所有食物也不應該過量進食,營養必須要均衡攝取呢!
Q:中國寶寶是否一定要每天食飯?
A:有些媽咪反映,寶寶不喜歡吃飯,只喜歡吃意大利粉。媽咪不須感到煩腦,其實每個人的飲食喜好不同,媽咪大可以當寶寶是「意大利BB」照顧,不妨將肉碎混在意大利粉中,10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品嚐得細細段的肉醬意粉了!「有營」生活未必是餐餐都要有飯落肚!
Q:為甚麼仔仔每次進餐除了吃食物外,還喜歡「玩」食物呢?
A:吃喝進餐對成年人來是是開心時刻,對寶寶也是一樣,飲食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玩耍和社交的過程,用餐時可能會用手仔玩意大利粉和粥仔,他們是感受食物的質感,這代表他們對周遭事物感到好奇而已,並非頑皮,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食和有限度的玩是可以一起進行。
Q:囡囡的食量總不及我朋友同年紀的孩子,每次迫她吃多一點,她總會哭鬧起來,我應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A:成年人可能會因為情緒而影響食慾,可是這問題出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十分少見。健康良好的孩子會知道甚麼是肚餓,也知道如何是吃飽,幼兒不會跟肚皮「鬥氣」,他們肚餓時不會「罷吃」,吃飽就當然咽不下!現今香港沒有營養不良的小朋友,只有營養超標的小朋友,所以媽咪不應強迫寶寶進食,也不應將孩子的食量跟其他小朋友食量作比較。
12-18個月
Q: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包括甚麼元素呢?
A:良好的飲食習慣當然是能夠從不同的食物中攝取均衡的營養;多選擇進食天然的食物,沒添加及加工的有機食物是寶寶不錯之選;可是要留意有3大食物就應該少吃為妙!包括糖份高的食物、加工食物及垃圾食物(如高卡路里、油炸、沒有營養的食物)。
Q:有甚麼營養能夠讓寶寶聰明一點?
A:寶寶出生後首兩年,是腦部成長和發展的最大關鍵。對寶寶腦部發展有益的營養,維他命B雜 (葉酸, 維他命B6, B12) 佔著重要席位,它是維持人體腦部、神經系統及精神狀態穩定的重要營養素,能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增強集中能力。Omega3亦有益腦部發展,Omega6可以在肝臟轉化具健腦功效的DHA和EPA,促進腦部發展。鐵質的吸收有助紅血球的製造, 幫助氧氣的輸送, 增強寶寶的腦部營養吸收。
Q:1歲大的寶寶可以吃紅米嗎?
A:紅米含有水溶性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及有助腸道蠕動排便。為寶寶煮紅米,必須要將紅米用水浸長些時間,就不怕太硬而影響消化,記得要再混入比例多一點的白米來才煮飯或煲粥,這樣煮法是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進食的。
Q:不讓孩子吃糖,他會出現血糖低嗎?
A:平時攝取的糖份主要屬於加工過的單糖,為最簡單的糖,不含任何營養。寶寶在均衡飲食習慣中,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身體能轉化糖份,寶寶是不用額外攝取糖份。此外,對健康的孩子來說,身體機能會維持血糖水平不低於標準,加上一般食物中已含有糖份,因此健康寶寶出現血糖低的機會非常少見。
19-24個月
撰文:資深營養師黃榮俊
Q:如果寶寶餐與餐之間感到肚餓,不給他們吃零食,可以給他們吃甚麼呢?
Q:囡囡的食量總不及我朋友同年紀的孩子,每次迫她吃多一點,她總會哭鬧起來,我應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A:成年人可能會因為情緒而影響食慾,可是這問題出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十分少見。健康良好的孩子會知道甚麼是肚餓,也知道如何是吃飽,幼兒不會跟肚皮「鬥氣」,他們肚餓時不會「罷吃」,吃飽就當然咽不下!現今香港沒有營養不良的小朋友,只有營養超標的小朋友,所以媽咪不應強迫寶寶進食,也不應將孩子的食量跟其他小朋友食量作比較。
Q:奶類食物含豐富鈣質,有助牙齒及骨骼健康,可是寶寶不太喜歡飲奶怎麼辦?
Q:聽說葉黃素Lutein能促進寶寶的眼睛健康,請問從那些食物可找到?
A:葉黃素Lutein屬天然胡蘿蔔素的一種,能夠為眼睛作防護能力,可是人體不能自行製造葉黃素Lutein,所以從飲食中吸取葉黃素Lutein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