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孕媽媽要攝取甚麼營養?
A:孕期所需營養多籮籮!包括有助胎兒視力發展及皮膚生長的維他命A(如木瓜、蕃茄);有助鐵質吸收、傷口癒合、改善皮膚彈性及增強抵抗力的維他命C(如香橙、奇異果);幫助胎兒製造紅血球及預防孕媽媽貧血的鐵質(如牛肉、豬潤)及維他命B16、B12、葉酸(如西蘭花、糙米);製造胎兒骨骼、皮膚、肌肉及荷爾蒙的蛋白質(如雞蛋、牛奶);幫助胎兒骨骼發育,防止孕媽媽肌肉抽筋的鈣質(如牛奶、芝士);有助消化及排便的纖維(如豆類、五穀類);有助胎兒腦部神經發育、毛髮健康,以及製造DNA過程中必需的的鋅(如南瓜子、生蠔);調節胎兒新陳代謝及維持毛髮及指甲生長健康的錪(如海藻、海帶);以及有助胎兒經神系統、視網膜發育及增強記憶力的DHA及EPA(如三文魚、海帶)等,孕媽媽有口福了!
Q:臨盆前應該吃甚麼?
A:寶寶快來臨,媽咪分娩倒數當然會心情緊張,吃含有維他命B雜的食物來鎮定情緒最好不過!如燕米、糙米、麥包等。維他命B雜能舒緩神經緊張、調節情緒及改善睡眠質素,擁有優質睡眠自然養足精神;同時,分娩過程中所需的力量也不少,肌肉特別是子宮的肌肉收縮,令媽咪感到不適外更會緊張起來,鎂質能有效放鬆肌肉及舒緩情緒緊張,杏仁、牛奶及香蕉等也含有鎂質;分娩過程難免會失血,進食維他命C如士多啤梨、橙及奇異果等,能改善血液循環,幫助鐵質吸收,減少貧血機會,令帶氧血液運行暢順,媽咪生寶寶時的氣力也會「勁」一些!此外,媽咪產後也要以最佳心情來照顧初生B,所以也應該進食這些有助舒緩壓力的天然「良藥」,對舒緩產後因荷爾蒙變化而帶來的情緒不安也有幫助呢!
Q:媽咪不夠母乳,吃甚麼可催乳?
A:媽咪每餐給寶寶餵哺母乳時,要鼓勵寶寶多吸啜乳頭, 因為這樣可刺激乳汁的分泌, 要留意寶寶是否真的吸啜乳頭, 而不只是含著, 建議集中使用一邊乳房餵哺,另一邊乳房則「儲備」乳汁,乳房就有時間製造母乳了!如媽咪真的不夠母乳,應為寶寶補給配方奶粉,一方面讓他們攝取足夠營養,亦開始適應配方奶粉的味道。母乳媽咪想催乳的話,建議可多進食木瓜,木瓜鮮甜美味,含有豐富的天然催乳酵素,能促進乳汁製造,是母乳媽咪的必吃水果,木瓜沙律或木瓜奶也是好味推介。再醒媽咪一些貼士,餵哺母乳時,除了有需要時,例如在職媽咪或其他身體狀況要將母寶寶泵出來餵之外,給寶寶「埋身」餵母乳最好,除了能促進親子關係,齊齊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外,當乳頭受到寶寶吸吮的刺激,亦會增加乳汁分泌,比泵出來餵哺更加暢順。
Q:寶寶對奶粉過敏點算好?
A:嬰兒出現奶粉過敏主要分為兩類,其中有些寶寶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體內免疫系統將蛋白質辨認錯誤為侵襲身體的抗原,繼而對蛋白質排斥而引發皮膚出現紅腫、痕癢及濕疹,媽咪可讓感敏寶寶飲用低敏配方的奶粉,這類奶粉已將蛋白質水解變成胺基酸,令寶寶容易消化及將敏感減至最低;可是有些寶寶對低敏配方奶粉也出現過敏,寶寶就要飲用豆奶或進食米槳,豆奶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不夠完整,而米槳的蛋白質則近乎零;當寶寶再長大一點,免疫系統增強,可再嘗試飲用低敏奶粉,以及進食其他食物攝取均衡營養。此外,有些寶寶因為乳糖不耐而對奶粉過敏,基於腸道未能分解奶粉中的乳糖而引致肚瀉,一般的奶粉也不適合乳糖不耐的寶寶,媽咪要讓他們飲用豆奶或羊奶,羊奶含有豐富營養,乳糖含量低,而且脂肪份子細小容易吸收也不高,是對奶粉敏感的寶寶不錯之選!
Q:寶礦力可補充電解質嗎?
A:市面上的電解質飲品含有鈉、鉀、鎂等礦物質,能補充身體因運動流失的電解質,適合成年人在運動時飲用;但對一般寶寶來說,活動量有限,雖然運動和玩耍時會流汗,可是身體流失的主要是水份,飲白開水是最有效止渴和補充水份的方法,同時亦由於寶寶從活動中流失電解質的機會不多,因此沒有需要飲用電解質飲料,特別是12個月以下的寶寶,肝腎發育尚未完成,更不宜飲用電解質飲料,以免加重肝和腎的負荷,對健康造成影響,其實讓寶寶均衡進食蔬菜及水果,從中已經可以攝取足夠電解質。雖然當寶寶出現肚瀉求醫,有需要時醫生會為他們補充電解質以預防脫水,可是媽咪絕對不能誤解電解質飲料能夠治病,當寶寶出現不適時立即求醫才是上策。總括來說,嬰幼兒是不宜飲用電解質飲品,就算要飲也是只可淺嚐,它是飲品櫃裡一種飲料,並不能為寶寶發揮治療疾病的作用。
Q:寶寶幾時要食固體食物?
A:每個寶寶的飲食需要也不同,進食固體食物的時間表也是因人而異,一般在4個月至6個月便可開始轉食固體食物。尤其是餵哺母乳的媽咪,母乳在寶寶出世初期,脂肪量濃度較高,但隨著寶寶逐漸成長,母乳能提供的熱量對寶寶會漸漸不敷應用,飲用配方奶粉的寶寶也一樣,到了4個月至6個月,食量會日漸增加,奶不再是主要食糧了!當寶寶有需要轉食固體食物時,媽咪會觀察到寶寶的食量增加,吃完一餐奶不久便會很快哭鬧起來扭肚餓,這時候寶寶就可開始進食固體食物了!
Q:寶寶的第一種固體食物應吃甚麼?
A:寶寶初初接觸固體食物時,應吃一些半固體及不易產生敏感的食物,米糊是最好的推介,含有豐富澱粉質,而且容易吸收,在寶寶體內轉化成熱量及脂肪,澱粉質是寶寶力量的來源;給寶寶初次品嚐米糊時,應配合餵奶前後一同進食,例如吃過奶後,給他們品嚐半茶匙米糊開始,然後每天續漸增加份量,米糊的質感亦要由稀爛開始,讓寶寶慢慢適應固體食物,繼而逐漸將米糊完全成為正餐,其後在寶寶的餐單中逐小順序加入蔬菜、水果、肉、魚;媽咪要切記,寶寶每次只可以試食一種新食物,而且要適應了一種食物才可以加入其他食物,份量亦是由小量遞增,如出現食物敏感就是立即停止進食有關食物,大部份寶寶到了兩歲時,已經能夠進食全固體食物,但媽咪當然要留意將食物剪成細段,以及培養寶寶早晚飲奶的好習慣呢!
資料提供:資深營養師黃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