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被一位病人問及有關癌症食療的功效。癌症令人聞之色變,以現時最先進的治療技術也未必能令病人完全痊癒,而各種食療及食材因而成為病者的最後希望,例如常聽到的雲芝及人參等。不過,市場上保健產品五花百門,很多的營養素本身實具有科學性數據支持,然而卻被誇張的宣傳以「獨步單方」達至萬能的功效,這最終可能會累及病人的病情及治療進度。營養學上講究的是均衡飲食,而如何了解身體狀況而補充及配合不同的營養素更是功能營養學上的一門艱深學問。
近年的醫學研究指出,癌症的食療可以從三方面去著手:第一是阻止腫瘤細胞吸收營養,第二是使人體能主動消滅癌細胞,第三是使癌細胞能自行凋亡。日本在這方面的研究是比較領先的,當中有個理論是主張因應人體生理時鐘作飲食及營養治療:
1. 早上8時是腫瘤血管生長的高峰期,食療中重點是需要阻止腫瘤細胞的營養吸收
2. 中午12時後免疫力開始下降,食療中主要針對維持免疫力,因為免疫系統內的殺手細胞可以主動消滅癌細胞
3. 晚上10時後癌細胞開始高速成長,食療就強調必須抑制癌細胞的增加
日本沖繩人的癌發病率極低,有研究發現當地人採用一個名為「TAF時間差療法」的食療方法,並配合當地出產的食材,這個方法大致內容如下:
1. 早上食用沖繩秋薑黃Turmeric:因為沖繩產的秋薑黃擁有優秀的預防腫瘤血管生長效用,令腫瘤減少營養吸收,間接餓死腫瘤細胞
2. 中午食用沖繩姬松茸Agaricus:姬松茸在阻止癌細胞生長率冠於其他菌類(如靈芝及雲芝),同時發現能大大提高免疫力,它的獨特機制可活化體內的殺手細胞,並能修補受損的細胞及預防癌症復發
3. 晚上食用沖繩褐藻素Fucoidan:沖繩海蘊內的褐藻素能啟動癌細胞的自滅機制,抑制癌症細胞的生長,減少放射治療及化療的副作用
在日本,其中一個腫瘤科權威阿部博幸醫學阿部博士的腫瘤專科醫院內,「TAF時間差療法」是指定的輔助性食療,在外科手術、放療、化療的同時,會為病人提供這個特有的食療方案,希望同時提高治療對癌症病人的成功機會。當然,這個方案的背後是有著各項的科學基礎及研究數據去支持,而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及病情進展是不盡相同,這些資料只供讀者多一點的參考及資訊,個別的病人仍要先諮詢主理醫生,以取得最顯著的成效。
撰文:資深營養師黃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