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鈣質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倘若產婦缺乏鈣質,不但影響她自身的健康,更對她製造乳汁構成影響,間接影響寶寶發育成長。所以,婦女於懷孕期應開始注意鈣質吸收,於產後需要補充更多鈣質,方能為自己及寶寶的健康把關。
有些產婦患有乳糖不耐症,令她們不能透過飲用牛奶來補充鈣質。這時,產婦除了可以透過進食其他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來吸收鈣質外,亦可以進食鈣質補充劑吸收鈣質。不過,購買時除留意品牌外,亦要注意成份及劑量,避免吸收過多鈣質,對身體健康造成可能的傷害。
小題:餵哺母乳需鈣多
許多產婦都會出現缺乏鈣質的問題,事實上從懷孕開始,她們已經需要比一般人吸收更多鈣質。根據資深營養師黃榮俊表示,於懷孕期婦女,每日需要吸收最少1000毫克鈣質,而產後餵哺母乳的婦女,每日所需吸收鈣質份量需相應地增加,她們每日需要吸收最少1200毫克鈣質。而鈣質主要來源有四類,分別是奶製品、連骨魚類、豆類及蔬菜,當中食物包括:牛奶、高鈣芝士、高鈣乳酪、豆腐、豆乾、高鈣豆漿、西蘭花、芥蘭、菜心、沙甸魚、小魚乾及一些連骨的魚。
每種食物含有鈣質的份量都不相同,產婦當了解到每天需要吸收鈣質的份量,便可以根據需要,挑選適合的食物配搭及進食適當合份量,產婦可以參考以下圖表,當中介紹了不同食物及其含鈣量。
小題:製造骨骼主要材料
鈣質為甚麼這麼重要?鈣質是製造骨骼的主要材料,是構建身體的礦物元素,幫助肌肉及神經系統的建立。大部份的鈣質會儲存在骨骼中,只有1%左右在血液中夠維持人體的健康。人體缺乏鈣質時,荷爾蒙的調節下使骨頭中的鈣質分解並釋放出來,令血液的鈣質能夠平衡身體需要,為細胞及肌肉提供鈣質以維持正常的生理運作。
懷孕期婦女,主要透過自身的營養幫助胎兒發育。鈣質是不能自行製造,必須透過飲食吸收。懷孕至6個月後,胎兒急速成長,家長便需要吸收足夠鈣質供應胎兒發育需要。當生產後,產婦需要製造乳汁供給寶寶,這時她們需要吸收更多鈣質,來協助製造乳汁供給寶寶需要。
小題:提早骨質疏鬆
於懷孕第4至6個月,胎兒骨骼開始建立,他們需要穩定地攝取足夠的鈣質,如果孕婦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就會對胎兒成長構成影響。
當產婦長期缺乏鈣質,會影響產後骨質密度,使增加了她們出現骨質疏鬆的機會,此外,亦會影響她們的睡眠質素,使產婦不容易入睡,亦容易醒來。產婦的情緒亦會受影響,她們的情緒可能變得較波動,容易憤怒,精神不平穩。產婦亦會因為缺乏鈣質容易出現下肢肌肉抽筋,甚至皮膚亦會出現問題,經常感到痕癢。同時,亦影響供應乳汁給寶寶。由此可見婦女從懷孕開始,直至生產完畢,均需要注意鈣質吸收。
小題:服用補充品
奶類是鈣質重要的來源,但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飲奶,一些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他們便不適合飲用。所以,產婦如果不適合飲奶,除了可以從其他食物中吸收鈣質,亦可以為自己添加鈣質補充劑。
市面上鈣質補充劑種類繁多,產婦選擇時首先考慮品牌的信譽,其次考慮所含成份型態。當中有碳酸鈣、葡萄酸鈣、檸檬酸鈣等不同配方。亦有一些鈣質補充劑會加入鎂、維他命D及鋅,藉以幫助吸收鈣質。以吸收率計,葡萄酸鈣及檸檬酸鈣會是較好,每粒劑量約是250-300毫克。市面上的碳酸鈣補充劑,一粒可以含1000毫克,已經能夠達到鈣質的每天攝取量。這三種鈣質補充劑各有其好處,但是進食時要留意,特別是碳酸鈣於空腹進食時有機會產生胃脹氣、胃痛等問題。所以,進食鈣質補充劑宜於飯後飽肚進食,飯後進食吸收效果更佳。效果更理想的做法,宜把補充劑分閞進食,每次攝取500毫克,這樣便不容易影響胃部健康了。
小題:不可超過2500毫克
鈣質雖然對人體非常重要,特別是孕婦及餵哺母乳的媽媽,但是每日也不可以吸收過多鈣質。一般而言,每日不可吸收超過2500毫克鈣質,不論是從營養補充劑或食物中吸收鈣質也不可以過多。吸收過多鈣質會令人出現昏睡、胃痛、腹瀉,對影響心臟運作,甚至增加產婦患上腎結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