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聽說不吃魚會導致「大頸泡」,其實是欠缺那種營養?有沒有其他食物可替代魚?
「大頸泡」一般是指醫學上的「單純性甲狀腺腫」(simple goiter)。碘質是身體製造甲狀腺賀爾蒙(T3及T4)的重要元素,這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所必須的,它可以促進體內各種組織的新陳代謝。如有缺乏,甲狀腺不能製造足夠的甲狀腺賀爾蒙,不單可能導致甲狀腺腫,也會影響新陳代謝率,令人在心跳、能量消耗等有異常表現,直接影響發育、成長、代謝及生育。
香港較少見到因缺乏碘質而出現大頸泡情況,因為香港人普遍愛吃魚及其他海產類食物,而這些食物含豐富碘質。吃紫菜、海帶亦可以預防大頸泡,原因正是海藻類植物含豐富碘質,有助預防碘質缺乏引發的甲狀腺腫。但碘質始終是礦物質,也要擔心過量攝取積累肝腎較難排走,加上海帶鈉質偏高,腎病患者宜先諮詢營養師意見,以免加重腎臟負荷。
2.素食對於發育中的兒童有沒有影響?素食者需要在正餐以外補充營養素嗎?
對於發育中的兒童來說,吃全素容易缺乏鈣質、鐵質、維他命B12、碘、鋅、葉酸,因這些營養素大部份來自動物性食物。若缺乏維他命B12,容易引起貧血,缺乏蛋白質,會造成疲勞、免疫力降低。缺乏鐵質也易有貧血症狀,至於缺乏鈣質則會影響牙齒跟骨骼的發育,缺乏鋅則會降低食慾跟免疫力。因此不建議兒童吃全素,最好還是要攝取蛋、奶類的動物性營養。
若一定要吃素,需要從其他含有這些營養成分的植物性食物去補充。若要補充鈣質,可吃莧菜、豆腐、杏仁、芝麻等;含有鋅的食物有堅果、乳酪;海產類含有豐富碘;雖波菜含有豐富鐵質,但身體無法大量吸收波菜中的鐵,吃一些含有維他命C的蔬果,可加強吸收鐵質。葉酸大量存在於帶葉的蔬菜中: 菠菜、小白菜、花椰菜等; 而維他命B12幾乎只有動物性食物才含有,建議可以適量補充綜合維他命來補充缺乏的維他命B12。不過這些營養成分對於成長中的兒童還是不如動物性食物豐富,因此建議兒童最好吃蛋、奶類的動物性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