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題:專家剖析 鈉過量致免疫系統疾病說
引言:近日美國及德國發表研究指出,飲食中攝取過多鹽分,可能會導致自體免疫疾病。人體中的輔助細胞「Th17」,為負責幫助免疫T細胞發揮作用,研究團隊進行細胞實驗發現,鈉質或會讓「Th17」細胞產生變化,令細胞具攻擊性,從而增加患上自體免疫疾病的機會。不過,本地營養師指,雖然此研究仍需更多報告證實,但高鈉飲食亦會構成其他健康問題,如水腫、心血管毛病等,建議大家宜多加控制。
文: Seechai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有待更多數據支持
對於過量鈉質(即鹽分)或增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浚健營養及健康顧問中心資深營養師黃榮俊(上圖)指出,此研究現處於動物實驗階段,於人體是否成立,仍有待其他醫學報告數據支持,方能證實此說。不過,現時,醫學界已確定高鈉飲食對健康亦可構成影響,故建議市民嚴加控制為佳。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天不宜吃超過二千毫克的鈉質,大約為一茶匙的鹽,即每餐不宜吃超過三分一茶匙的分量。
長時間的高鈉飲食較大機會減慢下肢的血液循環,令身體出現水腫問題。其次,過量攝取鹽分亦會增加心臟及腎臟的負荷,有損心血管健康,導致人體較易患上血管硬化、高血壓、腎臟疾病等健康問題,故大家應不宜忽視。
注意菜式稠汁分量
黃榮俊續指,港人有不少高鈉的飲食習慣,需要稍作調整。加工肉類(如火腿、煙肉、香腸)、罐頭食物(如午餐肉、五香肉丁)及醃製食品(如咸魚、炸菜)均屬高鈉食物。此外,港人喜歡外出用膳,但街外菜式的稠汁較多,此類醬汁的鹽分高,故建議大家應減少「汁撈飯」,且在家煮食時,亦宜注意高鈉的調味醬,包括腐乳、茄汁、豆豉、柱侯醬等。至於不少家庭使用的雞粉,由於雞粉不及食鹽味濃,可能較易出現過量使用問題,故建議大家亦應減少雞粉份量,多選用天然的調味料,如薑、蔥、蒜頭、玉桂、八角等。另外,芝麻,蕃茄及菇類帶有天然香味,加入菜式中,助添味美,亦為健康有益之選。
高鹽食物一覽
食物類/分量(克)/含有的鈉質(毫克)/健怡飲食建議
芝士夾心餅/100/1143/港人較喜歡吃夾心餅乾,但夾心中的芝士屬高鈉食材,故大家宜控制食用量,建議大家可以手指餅作為較健康的取替品。
即食麵條小吃/100/1250/零食中的鈉質成分較高,大家宜以其他較健怡的小吃取代,如栗米脆、米通等,其熱量及鹽分均較為低。
燕麥粥(各款味道)/100/1960/燕麥本為高營養價值食品,但部分口味因加入不少人工的調味劑,故其鈉質含量高,故建議大家改吃原味為佳。
午餐肉/100/1293/午餐肉為加工的肉製品,常吃易增加鈉質的吸收,市民宜多選吃新鮮的肉類,配合天然的調味料,如檸檬、香茅等,以添鮮味。
火腿/100/1330/火腿經加工製作後,鹽分較高,建議大家可將新鮮的雞肉或瘦肉切絲,配合適量的蔬菜,加入粉麵中,更為健康。
醬汁類/分量(克)/含有的鈉質(毫克)/健怡飲食建議
辣椒醬/100/2240/嗜辣的人士可購買新鮮的辣椒仔或黑椒,加入菜式當中,以減少醬汁的分量,降低鈉質的攝取。
叉燒醬/100/1120/利用不同的天然調味料,如大蒜、青蔥、薑、花椒等,以取代傳統高鈉的醬汁,方更健康。
海鮮醬/100/600-1040/除了轉用天然調味料外,大家亦可選擇較為低鈉的醬汁,如燒汁等,但宜控制分量。
嚴格控制鈉質人士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建議以下人士,宜多注意鈉質的控制,以免加重病情,如對飲食方面有疑問之處,宜請教醫生或註冊營養師,以助針對病人的需要,提供最適合飲食指引。
.腎功能退化人士
.患有高膽固醇或高血壓
.心血管或心臟病患者
.曾患中風的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