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孩子對食物過敏沒有特定的年齡,亦沒對特定的食物出現過敏情況,有的可以一世都不出現食物過敏情況!
點解會出現食物過敏的問題呢?導致食物過敏的主要元元兇是食物中的致敏蛋白原。孩子的腸道發育未成熟,腸道免疫系統有機會錯認是身體以外的敵人而產生抗體對抗蛋白(致敏原), 繼而引致身體出現過敏反應,有機會身體出紅疹、嘔吐、腹瀉或引發哮喘等過敏症狀。
食物過敏的原因至今仍不明,但敏感體質與遺傳有關,一些研究指出若父母也有過敏情況, 70%的機會也會對該食物過敏,建議戒掉進食致敏食物,例如雞蛋、牛奶、海鮮、花生及果仁等,等待身體一段時間去“忘記”這些致敏原, 再慢慢從很少的份量加上飲食中, 看身體會否出現過敏反應,不然,可能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戒吃那種食物了。
另外,有些孩子喝牛奶會出現乳糖不耐症的情況,即是會產生噁心、腹瀉、腹脹、腹絞痛、及頻頻放屁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在吃了牛奶或奶製品的30分鐘到兩小時後發生。嚴格來說,這不是過敏,因不涉及免疫系統,亦是局限於腸道及消化系統。牛奶中的主要糖份是乳糖(lactose),乳糖的分子太大不能直接被我們的腸粘膜所吸收,小腸粘膜所分泌的乳糖脢(lactase)會將乳糖分解為較小分子的葡萄糖及半乳糖,然後才能被腸粘膜吸收,供人體利用。
乳糖不耐症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小腸粘膜無法製造足夠的乳糖脢,所以在喝了牛奶或是吃了奶製品後,無法完全消化其中的乳糖,這些未經消化吸收的乳糖被送到大腸之後, 會被大腸內的細菌發酵分解,而成為大量的短鏈脂肪酸及氣體,並使大腸內容物成為高滲透壓的狀態,吸入大量的水份,產生不適症狀。
如何改善乳糖不耐的問題呢? 下期我們一起再探討。
撰寫: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